Monday 30 July 2012

从亚伯拉罕的经历所想到的

亚伯拉罕所受的对付:(1)亚伯拉罕与罗得分开(创十三章);(2)以利以谢被弃绝(创十五章);(3)以实玛利的被逐(创二十一章);(4)献以撒(创二十二章);(5)爱妻撒拉死(创二十三章)。

从亚伯拉罕所受的第一个环境来看:亚伯拉罕刚刚有了十二章因饥荒下埃及,为求生存“卖妻”,蒙神保守,并因此受法老的厚待这个经历。紧接着他就带着所有的渐渐迁到伯特利,回到与神的交通里。因此面对第一个环境,他活出一个度量:谦让,以他人的利益为先;放下刚被神呼召时想要依靠罗得的天然想法或是亲情的难以割舍。从而引出在十二章神应许“地”的基础上,十三章神关于“后裔”的明确的应许。

亚伯拉罕的第二个环境来临的背景是:刚刚为救罗得杀败了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,并且为神作了荣耀的见证后,当时内心对仇敌仍有惧怕。这时神对他说话,而引出神对以利以谢的弃绝。让亚伯拉罕在后裔这个应许里被进一步带往前去,完全否定了他自己的打算。

人要信靠神真是不容易。看看自己的情形,又得到神的应许,人都会想要做些什么,于是生出了以实玛利。然而神的应许从不落空----以撒的出生实现了神对后裔的应许。但当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忧愁的时候,神的说话使撒拉的心愿达成----属灵的和属肉的永远不能相合:以实玛利被逐。这件事发生在亚伯拉罕受割礼之后,这时在后裔这件事上亚伯拉罕的肉体才被彻底的对付了。

这些事以后,神要试验亚伯拉罕,那就是------献以撒。当神对亚伯拉罕说出这个旨意时,亚伯拉罕没有说什麽。不像当初神对他说出关于后裔的应许时,亚伯拉罕有一系列的反应。圣经描述亚伯拉罕从预备到走三天的路到达目的地,乃至而后的筑坛,摆柴,拿刀等整个过程,都没有描述亚伯拉罕的心理活动。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,一个被神应许老年得独子的父亲。他有人所共有的感情。在这整个的过程里,他的心里一定是波涛汹涌,思绪万千:儿子的出生,断奶,成长,乃至生活在一起的每个细节,爱子的每个音容笑貌,每个喜怒哀乐都在他脑海里闪现。但他依然前往,因为在他的认知里,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蒙召者,他是完全属神的。他的一切起头在于神,他最终的一切也要归于神。神对于他的一切有着完全的主权,神可以支配他的一切。这些对于每个信主,爱主的人来说,都是可以明白的。但要实化出来,需要神多少的带领,制作,变化才能得以实现。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样的试验,但先祖对神的信靠,对神的绝对一直以来都是历世历代爱主的信徒的榜样。这时的亚伯拉罕处于属灵的巅峰,因此,他是“信心之父"。

经过试验的亚伯拉罕经历的最痛彻心肺的环境就是撒拉的死。这是一个剥夺,经此,亚伯拉罕谦卑,完全从世界中被分别的性情成为他在赫人面前一个美好的见证,在赫人眼里他是尊贵的,但他为求一块地,他向赫人下拜,并且付了价银。至此,亚伯拉罕不仅为神站住,而且对世人没有任何的亏欠。

以上的种种说出一个蒙神呼召的人所应有的生活追求:不在寄居生活中盼望属世的享乐,而是仰望属天更美的家乡,----一座有根基的城(圣城:新耶路撒冷)!

Saturday 28 July 2012

亚伯拉罕葬撒拉

亚伯拉罕葬撒拉经过献以撒,我们看到亚伯拉罕的生命成熟,在葬撒拉事上这成熟的生命显在两个方面。

一是不让撒拉予迦南地的赫人同葬,因为在亚伯拉罕的里面有一个分别的原则。他不能把他的死人,也就是说不能把他的自己和赫人混在一起。我们记得在创世纪第十五章中所提到的,神将来要灭绝的七个民族,赫人是其中的一个。

另一面亚伯拉罕坚持要付足够的代价,从赫人手里买地。虽然赫人说“我送给你这块田、连田间的洞、也送给你、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给你、可以埋葬你的死人。”但亚伯拉罕里面有一个认定:神是我的神,神是我的依靠,神是我的供应,是神使我富足。

撒拉是亚伯拉罕所爱的,但是她死了。把她保存好留在眼前吗?亚伯拉罕不是这样想,他要埋藏死人,死了就该埋葬。一切死亡的东西都该埋葬,不管那东西是多好,多宝贵,带进了死亡就该埋葬,因为死在神眼中是看为最污秽的。既然要埋葬死人,怎么埋葬法呢?必须要付代价去埋。从属灵的角度来看,什么叫做死人呢?我们的己就是死人,埋葬自己就必须要付代价。

亚伯拉罕付代价去买这一块地,一面是显明他是正直的人,另一面是他不愿意作一个亏负别人的人。这在我们生活的操练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。我们若能掌握这个原则来指导我们的生活,我们在神面前是蒙大恩的。

在应许上来说,迦南地是亚伯拉罕的。从实际的产权上来说,只有这么一块地是亚伯拉罕的。这一块地就带着一个见证的记号在那里,虽然神在应许里要给亚伯拉罕的地,时间还没有到让他去承受,但是这一块坟地已经作了一个标志,作了一个印记,成为亚伯拉罕永远承受的地业。

Friday 27 July 2012

亚伯拉罕向那地的赫人下拜

在创世纪23章里,两次提到亚伯拉罕向那地的赫人下拜。

亚伯拉罕献下拜 创23:7 亚伯拉罕就起来、向那地的赫人下拜。(英文 NKJV: And Abraham stood up, and bowed himself to the people of the land, even to the children of Heth. 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:“亚伯拉罕就起来,向那地的人下拜,甚至拜在赫人的孩子前”)
创23:12 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。

我很难领会亚伯拉罕为什么这样做。为向赫人买地,亚伯拉罕与他们谈,赫人看他活得像一个君尊的王子、所以提议亚伯拉罕不必买地,只管在他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撒拉。然而,亚伯拉罕起来,向那地的人下拜。

亚伯拉罕向赫人下拜,不仅显出他迫切恳请的心情,也反映出他的人性。虽然在赫人眼中,亚伯拉罕有神的同在,活得高贵,君尊。但,亚伯拉罕并不因人的称许,而高傲自大,却降卑自己。柔软谦卑的人性,实际就是神从他里面的活出。

神从他身上可以自由显出来,就叫我们看见并碰到一个成熟的生命。一个不成熟的生命,人碰到他的时候是碰到人。一个成熟的生命叫人遇见的是神。亚伯拉罕实在的把神显出来,叫遇见他的人承认说,“你是一位尊大的王子” (创23:6)

我们看见当时的人,已经把亚伯拉罕的属灵地位显明出来。但是他在这样的境遇里,他要怎样办呢?是不是说,既然你们有这样好的心意,我就接受吧。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事情,我们只是看见亚伯拉罕很明确的说,不可以这样,我要从你们当中得一块地来埋葬我的死人,但我不能把我的死人埋葬在你们的坟地里。

在新约圣经里,主用撒种的比喻,说出祂自己就是那个撒种人,也是那种子;同时在这个比喻中,用地比喻人心。亚伯拉罕为从赫人手中得一块地,向他们俯伏下拜,也是我们今天,服侍人,得人心的好榜样。我们要传福音,得着人心(神应许给我们的地),就要像亚伯拉罕那样俯伏谦卑在人前,不一定用太多的言语,而是有俯就卑微的态度,愿意负代价,这样我们就一定能为着神,得着那应许之地。

Tuesday 24 July 2012

撒拉是恩典

随着进入“创世记”二十三章:“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,
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。” 撒拉的生平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
翻开“创世记 ”,里面记载撒拉说话的几处经节:(1)创十六章2节,5节:

让夏甲怀孕、苦待夏甲;(2)创十八章12节:撒拉暗笑、15节:撒拉害怕;(3)创二十一章6节:“神使我喜笑......” 7节:“撒拉要乳养婴孩”;10节:逐出夏甲和以实玛利。

我们看到所有的经节都是围绕一个话题——“后裔”。
这似乎是撒拉最“关心”的事情。而这件事也是神心头的愿望,是神对亚伯拉罕的最主要的应许之一。(虽然她的话引出了“以实玛利”这个难题)。而其他一切有关这个家的经历:亚伯拉罕蒙召;下埃及卖她;与罗得分开;为罗得征战;受割礼;被神更名;第二次被卖;包括最大的关——献以撒等等,撒拉都没有说话。并且撒拉在提到亚伯拉罕时称他为“主”。

由于撒拉站在一个正确的地位上——对亚伯拉罕绝对的顺服,

因此蒙神的保守,成为丈夫的恩典,更重要的是她是圣经里惟一的被神记载寿数的女人,成为圣经中蒙神纪念的重要人物。也是我们,特别是今天姊妹们学习的榜样。让我们都能成为恩典,作真正的帮助者,回到神起初造女人的目的。

Monday 23 July 2012

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

创23:1 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,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。 
KJV英文版(And Sarah was an hundred and seven and twenty years old: these were the years of the life of Sarah.)

细读创世纪23章1节,你会发现两个有趣的点:一是这节圣经后半句好像有点多余(有很多版本圣经,这后半句干脆略掉,例如NIV版);另一点是为什么127岁表述,把数字7放在中间,而不是最后?(对比创47:28 雅各147的生年表述)

准确领会这节圣经,我们需要查读希伯来原文。(关键词:שׁנה,字义:year(s)年;sleep 睡了;two 二;double;return;do again;repeat...)根据希伯来文,创世纪23:1的后半句可译成:撒拉睡去的年,或撒拉有两个人生,或撒拉有双倍的人生,也许后一个译法更好。(亚伯拉罕把撒拉葬在麦比拉洞,麦比拉:羊圈,双倍)

在127数字中,好像神刻意把7放中间,20放最后。从神眼光看,撒拉是完美的,她的心是与神一致,最后也安息在神里面的。撒拉这个名字意思是多国之母。由她生的以撒,四十岁娶利百加,20年后生以扫,雅各。雅各经圣灵20年的制作,变化,被神改名,成为以色列,即神的王子。(创21:12...因为从撒拉生的,才要成为你的后裔。)

在圣经中,撒拉是惟一记载寿数的女人,表示她活着有意义,她一生的年日在神面前是有价值,是蒙神记念的。

希伯来书11:11~13 因着信、连撒拉自己、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、还能怀孕.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.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、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、海边的沙那样无数。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...

自亚伯拉罕受割礼之后,至撒拉死为止;又自撒拉死后,至亚伯拉罕死为止,恰好各为“三十八年”(参创17:1724;25:7)。圣经似乎有意使我们连想到以色列人在旷野里绕了三十八年,直等到那世代的兵丁都死了(申2:14),神才让他们进入迦南地。这是告诉我们,神容让我们得救以后继续活在世上,是要我们趁着机会对付天然生命,将来才可以安然享受属天的赏赐。从亚伯拉罕受割礼到他的死为止,这两个38年(如前面提到撒拉有两个人生),启示出我们基督徒一生所要经历的生命变化。从我们的受浸(受割礼),被分别,被圣别开始,不断经历十字架,致死我们的魂生命,在神的恩典里,不断接受祂生命的分赐(以撒拉的死为代表,经历这第一个38年)。还要经过生命不断地成长ˎ变化ˎ成熟,直到神儿子的形象完全从我们里面活出(再经历第二个38年)。

撒拉死时,以撒是37岁,加上前面提到的38年,(37+38=75,数字75,在圣经中代表:洗净,分别)75是亚伯拉罕蒙神呼召,来到迦南地开始走信心道路的年岁。在启示录12章中,妇人与男孩子的关系预表,我们今天在教会中,向着神必先是妇人,然后才是男孩子。这关系就像撒拉和以撒一样。亚伯拉罕,撒拉和以撒一起的信心见证,是今天新约信徒榜样和实际。

你我一生中作了千千万万件事,但在神面前有价值、蒙神记念的,到底有多少呢?我们应当趁还活着的时候,赶紧多学属灵的功课,活出能让神数算,有价值的一生。

注:数字127用二进制表示是:1111111,即7个1。

Saturday 14 July 2012

亚伯拉罕说我在这里

最近在我们的家庭聚会中,有一个弟兄受浸了。我们知道受浸是人的信心向神,人和天使的见证。

 我们的信心之父亚伯拉罕,在创世纪22章中,他共三次说"我在这里"。他就是这样向神,人和天使做了美好的见证。 

22:1 这些事以后、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、就呼叫他说、亚伯拉罕、他说、我在这里。
22:7 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、父亲哪。亚伯拉罕说、我儿、我在这里。
22:11 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、亚伯拉罕、亚伯拉罕、他说、我在这里。 

人非有信,很难向神说,我在这里。 当人在伊甸园吃了知识善恶树的果子,人开始躲避耶和华 神的面神来找人,神呼唤那人、对他说、你在哪里人的惧怕,使人不能到神面前来说,我在这里。

神拣选亚伯拉罕,从他开始一个新的蒙召族类。从亚伯拉罕我们看到,他经历了神的呼召,显现,应许,试炼和制作。所以经过 “这些事以后”他能向神说“我在这里”。

在人面前说“我在这里”,会不会容易一些呢?看看亚伯拉罕在埃及和基拉耳的表现,他在哪里呢?为了撒拉,他没有勇气在两个王面前说“我在这里”。 

实际上我们很难体会,亚伯拉罕在以撒面前说“我在这里” 的心情。亚伯拉罕也许会想,我们父子俩一起上山,等下山时,我还在,你会在哪呢?儿啊,我们俩在一起的时日,也许不多了。我在这里,你有什么想要,想说的,快跟爸爸讲吧。儿啊,我百岁得你,你是我的盼望,我的一切都要给你呀.......

当天使拦下亚伯拉罕拿刀的手,并呼叫他名,亚伯拉罕还是说“我在这里”。他没有怨尤,没有不平。亚伯拉罕完全有理由责问,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。亚伯拉罕这个简单的说“我在这里”,就见证出他成熟的信心。 

注: Hi-Ne-Ni 是希伯來語, 意思就是: " 我在這裡 ".   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, 我可以差遣誰呢, 誰肯為我們去呢, 我說: 我在這裡, 請差遣我. (以賽亞書6:8) “我在这里”说出,我是预备好的,是听见神的说话,也愿意被神差遣,出去为神征战的。

Friday 13 July 2012

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

创21:2 神说、你带着你的儿子、就是你独生的儿子、你所爱的以撒、往摩利亚地去、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、把他献为燔祭。

创21:13~14 亚伯拉罕举目观看、不料、有一只公羊、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、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、献为燔祭、代替他的儿子。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、〔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〕直到今日人还说、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。

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上献以撒为燔祭,后来亚伯拉罕给那地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摩利亚耶和华以勒这两个词,在希伯来文中有一个共同词根(H7200 râ'âh: raw-aw'),字义有喜乐,看见,供备,一个接一个。

当以撒问亚伯拉罕,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?亚伯拉罕说、我儿、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。。。天使拦下亚伯拉罕说、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、一点不可害他。接着让亚伯拉罕看见,有一只公羊、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、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、献为燔祭、代替他的儿子。

这是一副非常好的图画,在亚伯拉罕有信心,在神有预备。

在创世纪22章的末了,记述了亚伯拉罕的弟兄拿鹤的子孙, 并提到利百加的出生。从创世纪后面的记述,我们知道利百加后来成了以撒的妻子。在摩利亚山上,神为亚伯拉罕和以撒预备了献祭的羔羊,这羔羊不仅应付了神的子民现时的需要, 这代替的祭也预表,基督自己为我们预备的救恩。神预备利百加在当时是为了以撒的将来。就预表来看,我们就是今天的利百加,神在预备我们,祂今天也还是借着一个接一个的供备,把我们做成祂的新妇。

Thursday 12 July 2012

以撒的献上

你有没有问过神: 我能为你作什么呢? 或许你在受浸前就有这个想法.

我们得着了白白的救恩, 也得着神丰富的供应, 是不是我们也要反馈给神点什么呢?

神真的需要我们作什么来反馈给祂吗? 这是我们人的思维方式,不是神的方式。

在22章中,神在试验亚伯拉罕的时候,也不是要求亚伯拉罕为祂作什么,却是让亚伯拉罕将神所赐给他的献回给神。

亚伯拉罕得到以撒是经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的。

当年神让亚伯拉罕赶出以实玛利时,亚伯拉罕的反应是:甚是愁烦。(创21:11)

这次他却是毅然的:伸手拿刀,要杀他的儿子 (创22:10)

而且,这时的以撒,既然能够背柴,(创22:6)想必年龄也不小了。

难道是他们经过了三天的长途跋涉后,有些糊涂?

不,他们是相当的清楚的。

他们在经历了对神的认识、享受及交通后,知道这是神所要的。

既是神所要的,他们就毅然决然的往前。

感谢主,这时的亚伯拉罕达到了对神认知的最高峰。在信心里,他对神有信托。

Tuesday 10 July 2012

亚伯拉罕献以撒

亚伯拉罕献以撒创22:2 神说、你带着你的儿子、就是你独生的儿子、你所爱的以撒、往摩利亚地去、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、把他献为燔祭。

亚伯拉罕为儿子的问题已经受了两次试验;第一次试验是生以实玛利,第二次试验是为亚比米勒家中的妇人祷告。现在亚伯拉罕为儿子的问题又受了第三次试验。这第三次试验就是在摩利亚山上献上他的儿子以撒。

现在亚伯拉罕已经达到了他所该达到的地位,可以说他已达到绝顶了,已达到最高点了。过了第二十二章以后,那是记载他晚年的事了。所以,第二十二章所记的事,是亚伯拉罕所达到的最高点,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正午。

二十二章一至二节:“这些事以后,神要试验亚伯拉罕,就呼叫他说:亚伯拉罕!他说:我在这里。神说:你带着你的儿子,就是你独生的儿子,你所爱的以撒,往摩利亚比去,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,把他献为燔祭。”这一个要求,关系到神的应许的成全。

不错,以撒是亚伯拉罕的独生子,是亚伯拉罕所爱的。如果亚伯拉罕要献上以撒的话,对于亚伯拉罕的代价是太大,但这还不是这里的要点。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所给我们看见的,是创世记第二十二章所没有记载的。希伯来书十一章十八节说:“……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……”所以,现在的问题不仅是牺牲一个亚伯拉罕所爱的儿子的问题,并且是有关于神自己的应许、神自己的目的和神自己的工作的问题。

神所给亚伯拉罕的这一个儿子,不只是给亚伯拉罕一个人的,并且要藉着这一个儿子来达到神的目的;如果这一个儿子死了,那怎么办?这是亚伯拉罕所受的试验。 所以,亚伯拉罕受试验,以个人来说是一个问题,以器皿来说又是一个问题。希伯来书十一章十八节给我们看出,这一个试验有器皿的问题在里面。这是肉体所受不住的。

神说要给亚伯拉罕一个儿子,神又说要把以撒献为燔祭!献燔祭是必须用火烧掉的,神所有的应许是在以撒身上,把以撒烧了,岂不是把神的应许烧了!神的目的、神的工作都在以撒身上,把以撒烧了,岂不是把神的目的、神的工作也烧了!

以实玛利是凭着血气生的,把他赶出去,这有道理,这是对的;但是,以撒是凭着神的应许生的,怎么又要把他献为燔祭呢?亚伯拉罕本来有以实玛利就已经满足了,是神自己说“不然”,是神自己一再说撒拉要生一个儿子;亚伯拉罕并没有强求这一个儿子,是神自己给他的。今天,神又要把这个儿子拿回去,并且不是普通的拿回去,而是要把他烧了拿回去,这真是莫名其妙的事。

如果以撒不该生,神应当早就告诉亚伯拉罕;如果以撒该生,就应当留给亚伯拉罕。不给他,那起头就不必叫他生;要给他,那就不该要他把以撒献为燔祭。又要生,又要献,这怎么说呢?这没有别的,这就是要亚伯拉罕更深的认识神是父。

摘自倪柝声《亚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》

亚伯拉罕往摩利亚地去

亚伯拉罕献以撒创22:1~2 这些事以后、神要试验亚伯拉罕、就呼叫他说、亚伯拉罕、他说、我在这里。神说、你带着你的儿子、就是你独生的儿子、你所爱的以撒、往摩利亚地去、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、把他献为燔祭。

字义“摩利亚” 神预备,神看顾;“献” 举起;“燔祭” 上升的祭。

摩利亚地在耶路撒冷附近,所罗门王在此地为神建造圣殿(代下3:1);主耶稣钉十字架的各各他,就在摩利亚山附近。

燔祭是用火把祭物全烧,产生馨香之气献给神,故表示完全归属于神。神在此处要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燔祭。

“这些事以后” 指在亚伯拉罕经历神的信实和供应之后,这表示奉献是将从神所得的归给神。

“神要试验亚伯拉罕” 忍受试炼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既受试验得了称许,就必得着生命的冠冕,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。(雅各書1:12)

“就呼叫他说,亚伯拉罕” 奉献是出于神的呼召。“他说,我在这里” 奉献是人对神呼召的答应。

神不随便试验人,我们必须达到可以承受得起试验的时候,神才来试验我们。信徒迟早有一天要被显明,我们是爱神的祝福,或是爱祝福的源头;是爱神所赐的物,或是爱神自己。我们的信心若经过试验,就要显得比金子更宝贵(彼前1:7)。我们必须时刻活在神面前,才能立即对神的呼召作出响应。


Monday 9 July 2012

属灵与属肉体

属灵的与属肉体的能一同的存在吗?

在时间上来说,属灵的在先,还是属肉体的在先?

在创世记第4章,我们所看见的该隐和亚伯与此相关吗?

在创世记第4,5两章,我们所看见的该隐的后裔和塞特的后裔与此相关吗?

再后来的亚伯拉罕和罗得,也与此相关吗?

一直到创世记第21章中的以实玛利和以撒,都与此相关吗?

属肉体的与属灵的,常常都会相争。我们甚至能看见,属肉体的常常比属灵的更先一步。

这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,也愿我们能记得这样的提醒。

我们又如何来区分属肉体的与属灵的呢?

愿亚伯拉罕在创世记第21章的经历带给我们一些启示。

Saturday 7 July 2012

亚比米勒与亚伯拉罕的誓约

Abimelech and Phicol swear with Abraham创21:22~24 当那时候、亚比米勒同他军长非各、对亚伯拉罕说、凡你所行的事、都有 神的保佑。我愿你如今在这里指着 神对我起誓、不要欺负我与我的儿子、并我的子孙、我怎样厚待了你、你也要照样厚待我、与你所寄居这地的民。亚伯拉罕说、我情愿起誓。

神为什么带亚伯拉罕经历,亚比米勒找他来立约,我一直不得其解。

亚比米勒看见,亚伯拉罕百岁得子,加上这之前亚伯拉罕的代祷使他家的妇人生子,让他有一个认知,亚伯拉罕厉害。神与他同在。亚比米勒也许想与亚伯拉罕有约,这样亚伯拉罕从神得好处,他或许也能沾光。

照一般的情况说,亚比米勒实在没有道理要找亚伯拉罕的,亚伯拉罕不过是一个游牧的家庭,而他却是君王,有军队,军队还有统帅,是一个有组织,有政治力量的实体。你只是一家人住在我这儿,为甚么我要去找你呢?还要低声下气说,“我与你立盟约,因为我怕将来你我有意见时,我会受不了。”这些话应该反过来是亚伯拉罕说的才对,但是很希奇,神在这里带出一个环境,这环境究竟说明了甚么呢?我们可以简单的这样领会,神是借着别人的口来给亚伯拉罕印证他是活在神极大的祝福里。

亚伯拉罕得回别是巴的井当亚伯拉罕赶出夏甲和以实玛利后,他也一定听说了别是巴的井救了母子俩。这使他看见,神是保守祝福的源头。同时也让他认识到得回这井的重要。

这段故事提醒我们,基拉耳位在其后被恨恶的非利士人占居的地域,应许之子在‘非利士之地’诞生和断奶,而且亚伯拉罕在那里的时候,与他的外邦邻国及其统治者,都能友好地和睦共处的。他被邀请在那里定居(20:15),而且他还有‘许多日子’在那里随意定居。无疑,当合作取代了仇恨时,便有了见证。

神的百姓如何与不信者交往──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说,与神仇敌交往的可喜情景。不只神古代的百姓,就是祂今天的百姓,也可以从中大得益处。

Monday 2 July 2012

别是巴的井

在创世纪二十一章里,两次提到别是巴的井。

创 21:14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、拿饼和一皮袋水、给了夏甲、搭在他的肩上、又把孩子交给他、打发他走。夏甲就走了、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 ... 19 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、他就看见一口水井、便去将皮袋盛满了水、给童子喝。

创 21:24~25 亚伯拉罕说、我情愿起誓。从前亚比米勒的仆人、霸占了一口水井、亚伯拉罕为这事指责亚比米勒。。。29~31 亚比米勒问亚伯拉罕说、你把这七只母羊羔另放在一处、是什么意思呢。他说、你要从我手里受这七只母羊羔、作我挖这口井的证据。所以他给那地方起名叫别是巴、因为他们二人在那里起了誓。〔别是巴就是盟誓的井〕

旷野预表人的魂;人在魂里依靠行律法,就会“走迷了路”,迷失人生的方向。而人借着行律法所得的,也只不过是“一皮袋水”,虽能稍微满足一下魂的干渴,但不能持久(约4:13)。别人所能给我们的帮助,只不过是“饼和一皮袋水”,极其有限。世界是个旷野,若没有神的引领,我们真不知道如何走。

创 21:15 皮袋的水用尽了,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树底下。“小树”是从地里长出来的,用以暂时遮荫,所以它预表‘世界的办法’,不能从根本来解决我们人生的问题。无论是多么属灵的人所给我们再好的帮助,总会有“用尽了”的一天,因此我们应当学会直接从神得着供应。

水井预表我们人存活的依靠和中心。这别是巴的井本就已经存在,若非神的怜悯,以律法为本的人,因被油(指人天然的好东西)蒙闭了心眼,以致看也看不见(太13:13~15)。是 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、她就看见一口水井。

这井所启示的就是神自己。从夏甲和亚伯拉罕的经历我们可以看见,对祂的取用却有极大的不同。

在宗教律法里的人,像夏甲那样‘将皮袋盛满了水’, 或也有善行‘给童子喝’水。然而凡喝这水的、还要再渴(约4:13)。神不希望我们仅要‘神的’,神巴望我们得着神自己。像亚伯拉罕那样得回别是巴的井。

创 12:33 亚伯拉罕在别是巴栽上一棵垂丝柳树、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永生神的名。‘垂丝柳树' 其枝叶繁茂,全靠丰盛水源的供应,故象征信徒的生活是内在丰富生命的流露。求告神的名意即倚靠神,‘永生神’ 特别是指神有丰富的生命,故此处是象征信徒在生活中完全倚靠那位有丰富生命的神。

我们应当就近生命的源头,多多的汲取生命的活水(诗36:8~9),自然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彰显神的丰富。主对一切求告祂的人是丰富的(罗10:12),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应当常常呼求祂,藉以享受祂无穷尽的丰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