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 30 July 2012

从亚伯拉罕的经历所想到的

亚伯拉罕所受的对付:(1)亚伯拉罕与罗得分开(创十三章);(2)以利以谢被弃绝(创十五章);(3)以实玛利的被逐(创二十一章);(4)献以撒(创二十二章);(5)爱妻撒拉死(创二十三章)。

从亚伯拉罕所受的第一个环境来看:亚伯拉罕刚刚有了十二章因饥荒下埃及,为求生存“卖妻”,蒙神保守,并因此受法老的厚待这个经历。紧接着他就带着所有的渐渐迁到伯特利,回到与神的交通里。因此面对第一个环境,他活出一个度量:谦让,以他人的利益为先;放下刚被神呼召时想要依靠罗得的天然想法或是亲情的难以割舍。从而引出在十二章神应许“地”的基础上,十三章神关于“后裔”的明确的应许。

亚伯拉罕的第二个环境来临的背景是:刚刚为救罗得杀败了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,并且为神作了荣耀的见证后,当时内心对仇敌仍有惧怕。这时神对他说话,而引出神对以利以谢的弃绝。让亚伯拉罕在后裔这个应许里被进一步带往前去,完全否定了他自己的打算。

人要信靠神真是不容易。看看自己的情形,又得到神的应许,人都会想要做些什么,于是生出了以实玛利。然而神的应许从不落空----以撒的出生实现了神对后裔的应许。但当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忧愁的时候,神的说话使撒拉的心愿达成----属灵的和属肉的永远不能相合:以实玛利被逐。这件事发生在亚伯拉罕受割礼之后,这时在后裔这件事上亚伯拉罕的肉体才被彻底的对付了。

这些事以后,神要试验亚伯拉罕,那就是------献以撒。当神对亚伯拉罕说出这个旨意时,亚伯拉罕没有说什麽。不像当初神对他说出关于后裔的应许时,亚伯拉罕有一系列的反应。圣经描述亚伯拉罕从预备到走三天的路到达目的地,乃至而后的筑坛,摆柴,拿刀等整个过程,都没有描述亚伯拉罕的心理活动。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,一个被神应许老年得独子的父亲。他有人所共有的感情。在这整个的过程里,他的心里一定是波涛汹涌,思绪万千:儿子的出生,断奶,成长,乃至生活在一起的每个细节,爱子的每个音容笑貌,每个喜怒哀乐都在他脑海里闪现。但他依然前往,因为在他的认知里,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蒙召者,他是完全属神的。他的一切起头在于神,他最终的一切也要归于神。神对于他的一切有着完全的主权,神可以支配他的一切。这些对于每个信主,爱主的人来说,都是可以明白的。但要实化出来,需要神多少的带领,制作,变化才能得以实现。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样的试验,但先祖对神的信靠,对神的绝对一直以来都是历世历代爱主的信徒的榜样。这时的亚伯拉罕处于属灵的巅峰,因此,他是“信心之父"。

经过试验的亚伯拉罕经历的最痛彻心肺的环境就是撒拉的死。这是一个剥夺,经此,亚伯拉罕谦卑,完全从世界中被分别的性情成为他在赫人面前一个美好的见证,在赫人眼里他是尊贵的,但他为求一块地,他向赫人下拜,并且付了价银。至此,亚伯拉罕不仅为神站住,而且对世人没有任何的亏欠。

以上的种种说出一个蒙神呼召的人所应有的生活追求:不在寄居生活中盼望属世的享乐,而是仰望属天更美的家乡,----一座有根基的城(圣城:新耶路撒冷)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